项目

简介

艺术交流

ARTX30将12位艺术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合作创作新的数字艺术作品,以实验性的纪录片的形式来回应未来的友谊这一主题。此项目通过中新两国之间的艺术交流,庆祝中新建交30周年。此项目由中国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U30s Academy和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并获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支持,此次艺术交流强调两国青年艺术家之间富有意义的线上互动和创意探索。

两国艺术家于2021年1月18日通过Zoom进行 “速配”,以选择理想的合作对象。

主题

友谊2050

2050年的友谊是什么样子的?参与ARTX30的艺术家们将思考30年后这种特殊关系的定义、目的和价值,猜测平等的人人之间的共同快乐如何跨越时间和地点,开始、发展、演变和终止。

友谊具有不同价值的好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公元前350年)中声称,以效用和快乐为特征的友谊不如基于美德的友谊。阿兰·德波顿稍有异议,他为友谊的社交性目的辩护,因为一个人想要完成的任务可能非常巨大,只有在同伙或联盟的帮助下才能实现。雅克·德里达甚至说,友谊是政治的基础。

在这个项目中,参与的艺术家们通过共同制作作品来结交朋友。他们的艺术联盟是否会肯定或增加那些在艺术史上被广为流传的联盟——从动荡的(如梵高和保罗·高更)到共生的(安迪·沃霍尔和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和相互支持的(海伦·弗兰肯塔勒和格蕾丝·哈蒂根)?他们对未来友谊的猜测是充满希望还是现实的,是平凡还是怪异的?他们是否取得了艺术上的见解,建立了强大的合作体系,或者点燃了持久的联盟?不管是什么情况,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短暂而热情的合作时期将在他们的生活中,以及其他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李墨文和黎才祥合作的 “友谊2050 “符号,是两人在2021年1月25日至2月26日为期一个月的合作开始时的初步艺术提案的一部分。

关键人物

艺术家

六对青年艺术家——每对包括来自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各一位艺术家——受邀请参加这个项目。在策展人Michael Lee和电影制作人Tan Siok Siok的指导下,这12位艺术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合作艺术创作。

这些艺术家有着不同的背景、艺术关注点和表达方式。例如,出生于北京的李墨文曾在AIESEC这个为年轻人开发领导力潜能的全球平台工作了6年,她曾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生于新加坡的Fazleen Karlan曾接受过美术训练,并从事考古工作。

艺术家们惯用的艺术媒介从绘画(黎才祥、李墨文、马灵丽、Jaxton Su)和雕塑(欧阳苏龙、洪雪宁、Fazleen Karlan、能尖日)到插画(陈紫曦)、动画(Ryan Benjamin Lee)、视频(刘野夫)和新媒体(刘佳玉)。

他们的研究关注点涵盖了自然世界(陈紫曦、刘佳玉、洪雪宁)、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能尖日、Ryan Benjamin Lee、欧阳苏龙),从过去的问题(黎才祥、Fazleen Karlan、刘野夫)到自我探索(马灵丽)、社会问题(李墨文)和集体能动性(Jaxton Su)。

洪雪宁、刘野夫初步艺术方案中的主要主题和想法的思维导图。

成果

数字艺术合作

数字艺术的迅速盛行,既反映目前新冠疫情的现状,也反映当代艺术的未来趋势,使用技术来克服地域、情感和现实世界需求的限制。ARTX30的艺术家们接受了一个 “30天挑战”,以友谊为主题,两人一组,分别由一位新加坡艺术家和一位中国艺术家组成,共同创作一件新的数字艺术作品。

为期一个月的艺术合作含共有三个里程碑:艺术家们首先通过Zoom见面,“快速约会”并选择一同制定艺术提案的合作搭档。在制作期的中期,每组艺术家都向导师委员展示了他们作品的半成品,导师们也给予了宝贵的反馈。在项目尾声,他们向彼此、朋友和来宾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成果,为的这次项目合作画上句号。同时,创作团队与特定艺术家或艺术家搭档组合之间进行了额外的Zoom会议,创作过程中介入必要的帮助。

每对艺术家在2021年2月9日向由4位导师组成的小组分享他们的作品,以获得宝贵的反馈意见,以便在2021年2月26日进行最终的艺术作品展示。

要目

提示与讨论

在为期一个月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们每天通过小型的创作练习来思考友谊的各个方面。此外,通过举办专题讨论会,以进一步讨论围绕这个项目的关键话题。

艺术家李墨文在北京被专业摄制组拍摄的过程中,讲述自己的经历。

作品展示

纪录片

本次实验性的纪录片是展示ARTX30艺术家创作的六件新数字艺术作品的平台。每日提示的回应和线上会议的摘录标志着30天创作期的时间线。艺术家们也在专业拍摄的访谈中回顾合作创作的过程。